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2024年,南县残联承接“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和“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两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切实打好打稳重点民生保障仗,今年来,南县残联紧紧围绕重点民生保障工作,持续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问题,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用真心去“障碍”,“暖心”
助儿童,给全县需要帮助的残疾人绘就幸福底色。
抓部署、定政策,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省市2024年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安排,南县残联第一时间召开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部署会,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每一项指标任务做到细化分解、责任到人,成立精干有力的工作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个股室配合齐抓的强大合力,为打稳打赢重点民生保障仗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抓宣传、创特色,增进民生福祉宣传度。为帮助残疾人消除信息壁垒,让残疾人足不出户了解残疾预防知识和各种惠残政策, 享受更多便民服务。2024年我们通过橱窗、电视、微信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利用“助残日”“爱耳日”宣传等时间节点,通过定点宣传、流动宣传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为残疾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助力惠残政策落地实施,更好地满足残疾群众对精准服务和个性化的需求。特别是在儿童康复救助方面,我们在康复模式、课程设置、救助政策等方面,针对残疾家长和儿童的差异性需求,再通过对孩子们进行评估后制定了科学的“IEP”(个别化教育)计划:“12345”的康复训练模式:一是常规训练:每周一至周五,和全日制学校作息时间同步,每日七节大课和一节个训课。二是融合教育:半天幼儿园/特教学校+半天机构训练。三是线上+线下康复训练。四是开设暑假日托班。五是采取包接包送的形式,为没有时间照料残疾儿童的家庭特别增设,家长满意度非常高。
频调度、严监管,强化责任落实。及时调度推进两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工作,实行“一月一调度”的常态化工作督导模式,进村入户到施工现场督进度、抓质量、问实效;深入定点康复机构加强指导和监管,强化“家改”施工方与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的责任落实,督促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向纵深推进。
抓质量、赶进度,确保实事实效。通过深入基层督促、督查,两项省重点民生实事任务进度均有条不紊地进行。截至3月20日(每月20日出任务数),128名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任务已有35名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救助训练,完成进度27%,340户困难残疾人无障碍改造项目任务已完成86户,完成进度25%。
“厨房灶台进行了改造,看起来整洁、敞亮许多,以后做饭就方便多了。”“平时上厕所洗澡一直是我的老大难问题,需要家里几个人帮忙才能完成,现在好了,县残联帮我改造了卫生间,还装了热水器,我上厕所和洗澡的难题都解决了,感谢政府的关心、关爱。”“我们家就靠我丈夫一个人在外务工支撑一家人的开支,女儿的问题一直是我们的伤心处,去年开始我们在南县康复中心进行康复训练,在这里康复训练不用花钱,每个月还有交通补贴,现在女儿可以与我们沟通啦,说话也比之前流利很多,让我们一家都觉得生活有了奔头,太感谢了。”……每每听到这些发自肺腑的心声,更加证实了我们的“实事”让有需要的人得到了帮助和幸福,他们的满意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接下来,南县残联将继续集中力量全力解决残疾人所急所忧所思所盼,持续把民生实事工作做细做实做好,强化监督定点机构对残疾儿童完成康复训练的计划,提高残疾儿童的认知和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让他们尽早融入社会;全面完成34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高残疾人居家生活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努力用“真心”去“障碍”,“暖心”助儿童,让全社会放心、让监护人满意、让残疾人朋友共享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