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发展描绘了新蓝图。这一年,康复国际百年庆典、杭州亚残运会、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暨第四届残疾人展能节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有力宣传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生动展示了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为新征程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这一年,《“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得到有力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颁布并施行,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这部专门性法律为进一步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全体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四届全国残疾人展能节于2023年6月27日至29日在济南成功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对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大赛开幕。本届大赛共设信息通信技术、工艺美术、手工业、工业及先进制造业、生活服务等五大类28个竞赛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950名残疾人选手参加了比赛,其中56名残疾人在大赛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在2023年3月举行的第十届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中国代表团29位残疾人选手取得6金7银7铜的佳绩。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加快实施,残疾人民生保障和公共服务得到有力提升
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突发严重困难的残疾人纳入监测和帮扶范围,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3年,1028.3万残疾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1182万困难残疾人领取生活补贴,1573.3万重度残疾人领取护理补贴,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46.8万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步提升,30813名残疾学生被高校录取,新增城乡残疾人就业54.4万人。2023年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帷幕,全国各地通过印制大字卷或盲文卷、专人引导、提供助听器、设置无障碍通道等方式,为近万名残疾考生提供合理便利。高考“合理便利”服务支持力度的加大、护航政策的完善助更多残疾考生迎来“梦想成真时”。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取得新突破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性法律,为新时代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和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法律颁布后,积极组织开展宣传贯彻,营造全社会宣传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人人享有无障碍环境的良好氛围。202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共同发布12件无障碍环境建设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首批“美丽工坊”正式揭牌
2023年11月29日,“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推进会暨首批“美丽工坊”授牌揭牌仪式在湖北武汉举行。“美丽工坊”是由中国残联、全国妇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起的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层层培育、推荐和选拔,推出100家“美丽工坊”,辐射带动1万名以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
残疾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展,为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12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狮子会会长希尔一行,希望国际狮子会与中国残联、中国狮子联会加强交流合作。成功举行中美残疾人事务协调会,为促进两国关系良性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残疾人事务主题交流活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残疾人事务合作研讨会等活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文化体育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全国残联积极支持洪涝、地震灾区受灾残疾人救助工作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及时部署安排支持洪涝灾区、地震灾区受灾残疾人救助工作。灾情发生后,中国残联和受灾地区残联组织及时了解残疾人受灾情况,安排专项资金、筹措相关物资,支持开展灾后重建和受灾残疾人救助工作。2023年12月3日,中国残联在涿州举办支持河北灾后恢复重建捐赠活动,向受灾残疾人捐赠总价值1000万元的救助款物。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后,中国残联和各省级残联第一时间与受灾地区残联联系对接,根据需求援助甘肃、青海两省资金和棉衣棉被轮椅等相关物资总值910余万元,派出康复医疗队驰援灾区,支持抗震救灾和受灾残疾人救助工作。
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2023年4月23日,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浙江杭州举办,大会期间首次举办阅读权益保障论坛,聚焦保障特殊群体基本阅读权益,推动《马拉喀什条约》在中国的落地、实施、推广,更好地保障我国广大阅读障碍者的文化权益。6月至10月,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最新创排的大型情景音画剧《千手千眼》在甘肃省敦煌市敦煌大剧院驻场演出105场,此外赴基层举办“共享芬芳·共铸美好”巡演24场,把文化送到基层、送到残疾人身边。11月30日,由中国残联主办、中国残疾人特殊艺术指导中心等单位承办的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晚会《我的梦·生命密码》在北京北展剧场举行。12月3日,中国盲人协会与中国盲文出版社举办“看见明天”成立70周年公益音乐会。
围绕一系列残疾人重要节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和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
中国残联联合多部门开展主题为“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第三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开展主题为“预防先天残疾,守护美好未来”的全国第七个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全国爱耳日、世界孤独症日、爱眼日、肢残人活动日、国际聋人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期间,各地残联联动社会各界开展公益演出、展览、知识宣传、志愿服务等系列扶残助残文明实践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关爱残疾人的浓厚氛围。
来源:中国残联初审:办公室审核:曾艳